原林柯尔系创始人、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
蒋飞 王珍
[依靠政府关系得以参与国企重组,又因为政府的不信任而最终出局,顾雏军的命运也折射出顺德地方政府与科龙等企业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9月17日上午,顾雏军在北京安徽大厦一间宾馆套房里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此前三天,这位前格林柯尔系创始人、科龙电器董事长,刚刚公开抛出对四位政府官员的“指控”。
相比前几天的激昂愤懑,此时的顾雏军平静了许多。但进入正题后,花白头发的顾雏军愤怒再次溢于言表。
“我被‘平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不给我‘平反’,我是不会重新经商的,我也不可能去给别人当顾问,这不是我的性格;我宁愿去美国做一个物理学教授。”
他声称受地方政府之邀挽科龙于危局。“科龙在我手上没有问题,那是最好的年代。”让他不解与愤恨的是,经历“郎顾之争”之后,社会舆论对他的质疑愈发强烈;监管部门的一次调查最后压垮了科龙的资金链,而当初引进自己的地方政府,却不再愿意伸出援手,甚至步步紧逼,直到他卖出科龙全部股权。
在顾雏军看来,他7年的牢狱之灾,从商界领袖到一无所有的悲剧人生,这一切都源于2004年中国证监会针对科龙的一份询问函。他也因此迁怒于几位相关的政府官员。但是他对这些官员的指控,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言和自己的分析、判断,缺少直接的证据。
依靠政府关系得以参与国企重组,又因为政府的不信任而最终出局,顾雏军的命运也折射出顺德地方政府与科龙等企业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因为未能尽早转变机制,顺德地方政府反复重组科龙。先是仓促引进格林柯尔,当顾雏军的激进扩张开始暴露新的风险时,政府又一次在乱局中抛弃了他。
这不仅是顾雏军的悲剧,也是中国地方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个反面注脚。
仓促收购科龙
按照顾雏军的说法,2001年他收购科龙时,一方面是有容桂镇政府领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顺德地方政府为情势所逼。
“科龙上市的时候,账上是有很多钱的。但是在政府主导下,它花了16个亿收购华宝空调,得到的却是一座不堪使用的空厂房,以及一百亩土地。2001年5月,顺德方面一开始希望美的能收购,但是美的对科龙的情况非常了解,不敢要。”顾雏军说。
顾雏军一开始以为科龙前一年已经亏了8个亿,“该撇账的都撇完了,可以买”。但结果到2001年9月份季报出来以后,安达信预计科龙全年还得亏8个亿。这种情况下,银行随时有可能停止贷款。为了稳住银行,顺德方面最后同意顾雏军减少2亿元出价后入主科龙。
2002年,科龙经营情况大为好转。顾雏军称,当年科龙在营业收入增加不到一倍的情况下,上缴利税翻了一倍,达到3.5亿元。他表示这主要是来自于成本的下降,其中冰箱成本下降了接近一半,空调下降了三分之一。
“我去了以后采取打包采购、电脑竞价的方式。电脑是做不了假的,所有报价由高到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给70%,次低的给30%。供应商把我们说成是科龙绞肉机。”顾雏军还有另一招——过去浙江的供应商很难进入广东,外地人顾雏军不管这一套,把这些“鲇鱼”引进来,大大冲击了本地供应商。
一位前科龙高管告诉本报记者,顾雏军(在科龙的)头两年是真心实意做企业的。一是他以前做过空调,理解空调业运作;二是采取了得力的措施,降低成本、整顿作风和队伍、推出新产品、采取新的营销战略。
那两年,顾雏军曾在凌晨两点召集大家开会,他亲自兼任科龙空调营销负责人,跑市场。科龙空调的市场份额很快就显著扩大。
但上述人士业认为,顾雏军的步子迈得过大、收购过快,不合时宜。但这些收购中是否涉及从科龙挪用资金,他也并不清楚。
此外,科龙一些存在贪腐问题的高管也被清理,其中包括一位在四家经销商持有干股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知情人士认为,顾雏军的这些做法也难免得罪顺德当地的一些既得利益者。
脆弱的链条
不管顾雏军与顺德地方既得利益者的矛盾是如何激化的,可以肯定的是,尽管科龙在账面上实现了盈利,但这并不改变其脆弱的资金链条。
顾雏军告诉记者,科龙每年在旺季需要向银行贷款30亿元左右。因为家电行业利润空间日益缩小,这些贷款几乎都是用承兑汇票换来的短期资金,年化成本只有3%多一点。长期贷款是科龙无法承受的。
“如果能有长期贷款,科龙肯定能挺过来。”顾雏军说,“(每年)到了9月份,销售回款以后,科龙的账上就会有三十几个亿的现金,完全可以偿还银行贷款。”
2005年5月,当科龙在证监会压力下发公告称正在接受调查时,供应商的催讨和银行的断贷开始逼近。
顾雏军之所以现在将矛头指向当时顺德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正是因为后者不支持银行在没有抵押股权的情况下继续对科龙贷款。资金“断炊”,要了科龙的命,也终结了整个格林柯尔。
但是,银行不给科龙继续贷款,归结到某一个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个人意志也相当牵强。银行更愿意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即使像三九集团这样的国资委企业,陷入困境时银行也是纷纷停止贷款,甚至提前采取资产保全的措施,更何况科龙。到了这个时候,顾雏军也知道,他的出局已经不可避免。
政商裂痕
顾雏军对记者强调,他与顺德当地政府关系很好,“我们税收交得好,政府很满意。”但是当科龙处于危难时,地方政府为何没有出手相救?
2005年,科龙内部和几大经销商中流传美的将收购科龙,但科龙的一些高管对这桩当地政府促成的婚事却并不看好。1998年华宝空调突然旺季没货,顺德地方政府撮合科龙收购,结果反而拖累了科龙,让美的反超。
一位前科龙空调的高管回忆说,2005年他在北京与国美谈销售的事宜,接到顾雏军电话称:“你这个月必须带回来钱,不行就给科龙‘收尸’吧。”高管问顾能不能卖其他资产,顾雏军说“除了科龙其他资产卖不出去”。顾雏军卖科龙,找过长虹的赵勇、海信的周厚健。周厚健答应买,请全国工商联做担保,收购资金先打入工商联账上,事态明确后再划账。
为什么科龙“出事”了,没找当地政府求助,反而找工商联呢?一位曾在科龙负责小家电销售的人士说,顾雏军入主科龙后,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太好。顾雏军很有战略眼光、能力很强,但是个性也比较强,地方政府不一定感到舒服和认同。
“资金链的问题,如果政府及早给企业提个醒。即使犯了错,能否把顾雏军与企业的问题分开,保证企业平稳过渡?”这位人士说。
曾几何时,美的一度陷于被科龙收购的险境。但美的2001年完成了MBO之后,产权清晰,没有了复杂的政商关系羁绊,此后十年成长十倍,跻身“千亿俱乐部”。而科龙没有及早改制,2001年当大股东容声集团的债主临门时,匆忙将科龙卖给格林柯尔。
健力宝、佛山照明等企业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这些地方明星企业更早、更系统地进行改制,“科龙们”的命运是否会因此改变呢?
相关报道:
- 用细节见证品质 拆解科龙1.5P变频空调2013-05-07
- 顾雏军详述资产被“抢”经历2012-10-15
- 顾雏军忆七年牢狱生活 看书写诗逃避精神折磨2012-09-29
- 原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现靠前下属接济为生2012-09-14
- 格林柯尔系消陨七年:顾雏军择日归来2012-09-14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