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相机 > 评测 > 正文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2012-11-17 09:21  泡泡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经常能够在微博上看到大家秀出心爱的硬件,不过在一些玩家的装机图片中,各种颜色的电源线材似乎抢镜成为了主角,这难免会将视觉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如今的主流机箱都增加了背部走线功能,经过整理后机箱内可以更加整洁,我们在日常维护硬件时线材所对应的接口也更容易找到、风扇不会受到电源线的阻挡而停转、此外各位应该还知道,背部走线有利于让机箱内部更加畅通,散热效果会更好。 至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个问题了,如何进行背部走线,对于高手,这完全不是问题,但很多DIY新手对背部走线这个概念非常陌生,为此小编准备了这次的实际装机体验。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高手们绝对不需要任何走线的攻略了,因为本文也主要服务于不了解背部走线的入门级玩家,本次所选用的硬件也都是中低端产品,其中与走线关系最密切的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游戏悍将红星非模组电源以及支持背部走线的骨伽丛林战甲机箱。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之前提到一个名词:非模组电源。这个词语是指电源的所有线材均与其一体化设计,不可根据使用需求拆卸。而模组电源可以根据使用到的接口有选择的接驳电源线,这样一些无用的线材就不必出现在机箱里,走线时更加轻松。本次我们使用的游戏悍将红星电源就为非模组设计,全部线材包裹了尼龙护网。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图中红框处是机箱的走线孔,用于穿插各种电源线,它们能将多余的线材收纳在主板的背面。一般来说入门级机箱的背部走线区域较窄,对于新手来说走线会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略加上心一些。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骨伽丛林战甲机箱的托盘后方空间并不算宽大,不过它通过主板理线区域下陷结构处理预留了更多的空间,粗壮的24pin主板供电等线材都要经过这里,因此这里最需要空间。通过结构优化,一些入门级机箱依旧提供有强大的背部走线能力。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下面咱们正式进入实战,紧接着会迎来第一个问题:先装电源还是主板,好在这没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难。对于高端机箱,这个问题应该不成问题,如果是入门级产品,我建议可以从电源开始,原因如图所示:如果我们锁好主板再装上电源,这个CPU接口的背线孔就完全无法发挥作用了,为此应该先把电源装好、引出CPU 8pin接口再固定主板。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基本上所有的电源线都要从电源旁最大的那个走线孔引出,想要背部走线需要将其引至托盘后方。进行了这步骤之后大家还可见简要区分一下每根电源线,根据它需要使用的走线孔将线材进行预“分流”。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下面是一张初步完成理线的装机完成图,这基本上只是接好接口而已。此时机箱内部还很乱,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不过若是对比不走线的效果,这个还是要简约很多的。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装机时一些多余的SATA和大4pin电源线是用不到的,作为非模组接口电源又不能将他们拆下,因此我们必须要把这些电源线藏起来,硬盘架底部和绑在主板托盘背面都是不错的选择。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这次装机中最需要优化理线的地方是硬盘,骨伽丛林战甲的硬盘位并不是很利于走背线,而搭配的游戏悍将红星电源使用又是刺破式SATA接口(上下都有线),为此大把的硬盘电源线都聚集在了这里,有些臃肿...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这张是整理过后的图片,硬盘仓底下没有外露的线材了,该区域整洁了不少,如果硬盘可以走背线,那根黑色的SATA线也不会碍眼了,但是怎么整理的呢?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整理硬盘区域的线材其实就是将硬盘线从背面引到硬盘接口处而已,改进的地方只是把多余的线都藏在硬盘仓壁后面了,而硬盘的SATA供电接口只引入了一个接头而已。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在最终束线之前,机箱I/O接口的连线也要接好,这部分花花绿绿的线材对背线效果影响很大,好在他们只露出非常小的一部分。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I/O线如此松散的遍布机箱绝对简约不了,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束线。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如果不进行束线,过于臃肿的电源线会阻碍侧板安装,越是入门机箱这个现象就越明显。束线时优先考虑的是粗壮而又难以塑形的主板24pin线,如果背线空间不太充裕,尽量还要避免这根电源线与其他线材重合,好在丛林战甲的这里经过了优化,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这是两处经过束线的区域之一,机箱没有设置束线扎带位,不过我依然使用尼龙扎带将主板24pin以及其他线材一同捆绑在了托盘上,图中托盘区域刚好可以有绑线的空间,有时候束线需求如此因地制宜。而且对于24pin这种坚硬难以弯曲的线材,我使用的是尼龙扎带,它的表现效果更加稳定。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这里捆绑的是机箱I/O线,使用的“束线位”其实是托盘上的两个圆孔,而绑线的工具是常见的金属丝捆扎带,小编比较倾向于使用这种扎带,方便拆装的特性会让日后维护硬件更加便利,而且走线过程中更改方案也更省事。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这张图是一个优化的细节,其中6pin显卡供电线是部分机箱I/O线重合的,因此色调看起来会更加统一。走线其实是个细致的工作,只要上心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最终走线完成的效果图,将正面的各种线材外露部分减少到最小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其实各位也能看出不同的机箱有不同的走线配置,因此走线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机箱合理利用走线资源,从而让观赏效果显得更加简约

背部走线并不难 小编带你装机走背线

如果束线没有做好,盖侧板时可能会受到线材的阻挡,好在我没碰到这个问题。至此我们的装机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可能并不轻松,但日后大家一般也不会重复拆卸了,为此它将长期保持一个整洁的运行环境,机箱若是配置侧透侧板的话还能够带来称心的视觉效果。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走背线 装机

责任编辑:晏井浩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