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广东一所高校的几个大学生做过一项实验:用钢针刺穿1+5块并联磷酸电池组,1块被刺,另外5块不刺,但与被刺那块并联,后来试验台一度崩溃,最高温度飙到442℃,当时即便有一打鸡蛋估计也能熟个透。
学生们解释,把另外5块做并联,目的是模拟电池模块内部的工作情况。只刺一块,是因为当时选用的磷酸铁锂所释放的能量,已经到了实验室能承受的极限。
东莞一家卖动力电池检测设备的厂商,要求客户在做刺穿实验时不少于5块蓄电池串联,刺穿时要至少穿透3块,如果达不到这两个数字,实验没有做的必要。
刺穿实验中,作为对照组,有一组三元锂电和一块传统磷酸铁锂。 我们熟知的三元锂电池,单块标压3.6v,满电约4.2v,常见形态有两种:薄片软包和圆柱。
看这个厚度,应该是多个软包三元锂叠放起来、同时并联,可以肯定的是里面不只一块,实验中刺后燃爆。 磷酸铁锂,常见形态类似砖块,标压3.4v。实验中,只见到一块,刺后喷出滚滚白烟,虽然没有起火,但威力可见一斑。
那么,实验中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刺穿了几块呢?一块。
按照「对照试验」原则,比亚迪烤蛋(刺穿)实验系统误差很大,没有消除非对等条件及控制变量。除了“蛋清400℃会变白”外,我们得不到任何科学的结论。
很多看完比亚迪电池发布会的人,会无意识的在脑海中为“刀片电池”与“永不自燃”画上了等号。 “前两颗蛋浴火重生,黄白两道分明,成熟了,最后一颗静静地躺在那里,仍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王传福等人向我们植入的观点是:“刀片电池”安全。因为人们只看到刺穿后的刀片,没有燃烧、高温,却没有想过这样的对照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可对比性。人们一旦想到危险,想到自燃,会不由自主的追求一种带有安慰性质的解决方案。
此前比亚迪计划于2022年将动力电池业务拆分上市,目标锁定科创板。 拆分上市有三个好处:一,母公司开心:母公司在子公司的独立估值中获得溢价收益。二,老股东开心:若子公司业绩差不挣钱,母公司受牵连,拆分后,风险成本分摊,谁都不影响谁。众所周知,老股东不愿意在稳定收益上添加风险,热切关注年底分红。三,投资者开心:交易信息透明、弱化关联交易,独立估值。拆分之后的公司需要考虑:新业务是否盈利,是否能为母公司带来正向现金流,如果没有,那么子公司更像为母公司提供新的融资场所,甚至的延长货款,对冲财务压力的傀儡。
科创板有条规则就是,无需三年连续盈利,只要估值足够便可递交材料。所以,未来需要比亚迪慢慢解释:拆分后,具体什么业务会转移到弗迪工厂?什么业务留在比亚迪?
创业不易,即便做到是世界前三,未来仍面对巨大不确定性。加上这几天石油价格暴跌,新能源还吃香么?石油暴跌可能是继2019年补贴退坡后的另一次洗牌。好消息是,国内走出独立行情,锁死了油价,不允许再降。
汽车消费方面也在寻求刺激,有些地方已经放宽了号牌,有些地方即便撤回了公告,仍可看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适量放宽的苗头。
近日国务院将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延长2年,这对于国内锂电厂商而言,无疑是另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