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逻辑融合手指与触笔
将内容创造与内容分享结合到一起,这是Windows平板的最大优势之所在。与此同时微软为了让这些产品在平板模式下也能保有一定的生产力并更易于信息的 采集,它也在新的Windows系统中完善了触控笔的使用逻辑与功能。那么在微软制定的新标准下,Windows平板想要使用触控笔就需要多加入一层电磁 感应屏幕,与传统的电容触摸屏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平板即支持电磁感应同时也支持手指的触摸操作。
在得到了微软官方的支持后,这些以外设身份出现的电磁触控笔便成了不少Windows平板的标准配件,于是笔者在Latitude 10的包装箱中同样也发现了这么一根触笔,除了本体之外还有几个备用的笔尖和一个用于替换笔尖的小工具,这样的设计确实很贴心,但问题是笔者并没有在 Latitude 10的机身上找到放置触笔的插槽,也就是说我们还得想想怎样携带这根触笔出门。

那么为了让用户的手指与电磁触笔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微软为二者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分工逻辑,并且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上手使用过后就能马上明白微软的用意 了。在根据笔尖与指尖面积的大小来区分二者操作的精确度之后,微软将整个图形界面的滑动的操作交给了我们的手指,而电磁笔则只能靠拖动屏幕边缘处的滚动条 来执行这个操作,在舍弃了滑动操作之后它可以更专注于选中、拖动等操作。另外,我们在使用电磁触笔点击图标后不需任何的延迟判定即可开始拖动操作,这也是 它与手指触摸操作的主要区别之一。


除此之外,微软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以全面电磁触笔的功能,在系统控制面板有关电磁触笔的设置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软为厂商们设计的电磁触笔提供了鼠标右键、橡皮擦以及手势操作的支持,尽最大可能的让这类外设拥有一些需要传统鼠标键盘才能执行能的操作。

如此一来我们按住电磁笔侧面的按键之后再去点击屏幕即可呼出鼠标右键菜单,用触笔后面带有弹性的触点在屏幕上滑动即可擦除笔迹,另外使用笔尖在屏幕上快速 滑动即可根据不同的滑动方向激活相应的快捷操作,对于这些激活的操作微软还提供了自定义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调整设置。

手写输入法加强提高文字输入效率
手写识别率,这个应该是我们在见到触控笔后最先会想到的问题,那么微软在新版的Windows系统中专门内置了一套新的手写输入法,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 可以进行连续输入,并且识别率高得出奇,即使是像笔者这样字迹非常潦草的系统都能识别出90%以及上,而且识别速度完全可以跟得上我们的输入速度,当笔者 在手写区域写完下一个字后上一个字也就识别出来了。



那么笔者在戴尔 Latitude 10上体验了一阵过后,感觉这台平板与专注中文手写输入的E人E本系列平板在手写输入速度和识别率上基本上是一个等级的产品,稍显不足的是 Latitude 10并没有提供原笔迹输入的功能,在文字输入与最后的内容呈现之间还需要经过一个转换插入的过程。当然我们不可能在系统级的界面上进行原笔迹手写输入,无 论是Android还是Windows这都不被允许的,但是官方可以通过加入第三方笔记应用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毕竟开会的时候用平板记录点什么东西在 目前看来还是挺常见的。
相关报道:
- HTC 10将采用Super LCD 5显示屏和3000毫安电池2016-03-21
- 微软:Windows 10将迎来“改变一切”的创新功能2016-03-18
- 微软:Xbox One今夏起可运行Windows 10应用2016-03-17
- 传微软将于本周四推送Windows 10 Mobile更新2016-03-16
- 微软Windows 10商店将继续支持比特币支付2016-03-15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