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数字家电 > 导购 > 正文

欧姆龙地位不保?有品发布医疗级互联网家用血压仪
2019-01-17 15:47   今日头条      我要评论()
字号:T|T

对于关注过健康类智能硬件设备的人来说, PICOOC有品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2018年,国际知名互联网健康公司PICOOC有品旗下体脂秤产品,国内占有量第一,全球服务超过1500万用户,同时在京东好评率达到了99%。彼时,或许并没人能预料到,这家主打互联网健康的大数据公司在不算长的时间内还会有新的动作。

如果说智能体脂秤是有品打开健康类智能硬件市场一大利器的话,那智能血压仪的发布则是健康类智能硬件新一轮的升级与蜕变。或者说,通过多年来对体征数据与人体算法的深耕细作,这是有品的必经之路。

22

有品血压仪主打精准测量与远程关爱,有品通过三种技术确保测量精准性:首先,高度集成的芯片结构,能够强力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温湿度、大气压力、震动冲击、电磁波等。其次,在短短几秒的测量过程中能够进行上千次密集测算,呈现最真实的血压值。最后,测量结果会自动比对海量临床数据,以及时发现异常值。

血压仪的核心在于精准度和同样状态下的一致性。目前市场上,和专业医疗级汞柱血压仪趋近一致只有欧姆龙和有品。但同一人在同一状态下的一致性临床测试,有品的一致性优于欧姆龙机型。欧姆龙用同一换算关系去换算不同血压,势必造成误差。而且这个误差是离散和不确定的,最大误差可以达到几十毫米汞柱。

有品经过多轮的临床算法测试,通过大量临床中特殊人群的血压脉搏信号特征分析,积累了充足的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算法模型适配和调整,完成后也经过多轮的人群临床测试,验证后得出结论,在离散性人群的血压准确率和数据重复测试的一致性上,有品优于并领先欧姆龙。

也可以说,在有品血压仪出现之前,是传统血压仪时代,而当有品血压仪发布后,整个行业才正式进入到智能血压仪时代。

有品的智能血压仪专为远方父母设计,每次测量后的血压数据都会以周/月的时间维度推送给子女,并形成阶段性报告。让子女可以根据测量的周期和维度关注父母的血压变化。从用户评价上看,异地关怀这一卖点,确实是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有品血压仪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品以线上为主,覆盖一二线城市的中老年人群。通过互联网变革血压管理,为用户带来精准专业的测量分析和科学高效的降压方案。

即便健康类智能硬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间早已不短,但多数泛滥的健康养生类信息在许多平台上仍然屡见不鲜。每年拿出相当一部分收入用于健康硬件的消费者并不算少,但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对于健康类智能硬件的定位往往只是测量工具,缺少的始终是用户粘性。

基于此背景,「数据分析和健康服务」在健康类智能硬件领域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而有品的战略定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或健康,而是互联网健康。顾名思义,互联网健康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让用户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身体信息,进而变革用户的生活方式。

有品在产品研发上,主攻两个点,一是专业的数据分析:通过不同品类的硬件采集用户的动态数据和自身静态数据,无论体脂秤还是血压仪都做到医疗级别的精准。二是互联网属性,通过健康数据去帮助用户管理营养、饮食和运动,让身体指标发生很好的变化。有品的定位是对用户做出科学的健康管理,从而重构人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是有品的核心壁垒,也是其在体脂秤行业占有率第一的原因所在。

23

有品在多品类布局当中,把每个硬件设备都定位成严格化的基础设施,把云端服务定位成AI大脑,在用户健康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有品希望通过收集到的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先进的用户反馈,这是与欧姆龙等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所在,也是有品实现弯道超车的优势所在。

简而言之,在健康类智能硬件领域里,有品的智能硬件产品早已成功摆脱了工具的标签,从而蜕变成智能家庭管家的角色,并成为行业领跑者。有品的前瞻性在于,随着各种品类产品的推陈出新与模型算法的不断更迭,用户可以对身体状况明察秋毫,未来就算颠覆在线医疗行业也未可知。

前几年,有品通过会员服务与减脂服务,成功实现软件服务变现。2018年是有品向多品类延展的一年,有品希望把硬件研发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运用到更多场景里,进而服务于更多的用户。血压仪只是有品的新品类之一,未来有品会围绕「健康」本身打造出满足多个场景下不同用户需求的硬件产品。不难看出,有品的使命,是用互联网的方式,以硬件为入口,去重构每个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

而在专业数据分析和健康服务这一真实用户体验引领下,必然会引发消费者对于健康类硬件产品的关注以及未来消费潮流,这也为整个健康类硬件产品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投稿:news@newhua.com

关键词: 有品 血压仪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8 newhua.com 宿迁市牛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